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,合肥天气炎热。7月21日下午3点多,大皖新闻记者来到铁路合肥东站,一列750米长的中欧班列满载货物,正从铁轨上缓缓驶过。在铁路的另一边股票优配平台,调车员蒋涛与徒弟牛怀振身穿反光工作服、头戴草帽,正准备做一项重要却鲜为人知的作业——“拉风”。“拉风”是什么?”“拉风人”是如何工作的?大皖新闻记者进行了采访。
每人每个班次要蹲下两三百次
“左无来车,右无来车,前方无障碍,才能通过。”这是铁路合肥东站每一位职工心中的铁律。每一次上道作业,都必须严格执行这关乎生命的准则。蒋涛和牛怀振携带的对讲机、记录仪,是他们与同事沟通、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工具。黄色工作服上醒目的反光条,是遵守“白天见黄,晚上见光”安全规定的体现。
何为“拉风”?蒋涛解释,是将列车从制动状态(刹车)转变为非制动状态(缓解)的关键作业。只有完成“拉风”,列车才能及时解体、重新编组,保障整个铁路运输大动脉的顺畅运行。此刻,他们面对的是一趟有50节车厢、长达700多米的列车。从车头到车尾,他们需要逐节检查,确保车辆的制动机处于缓解状态,防止发生危险的“抱闸”。
蒋涛和牛怀振正准备进行“拉风”作业
看似机械重复的动作背后,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体力消耗。每检查一节车厢,蒋涛和牛怀振都需要蹲下一次。平均下来,每人每个班次要蹲下来两三百次。“看什么车型,有的车要蹲下来看股票优配平台,有的车不需要蹲下来看,看多少趟活。”蒋涛说。“拉风”完成后,还需“复检”。蒋涛告诉大皖新闻记者,这是为了看活塞杆是否完全进入。连续多日高温炙烤,股道长、线路多,车辆吸热,铁路合肥东站的温度远高于周边,汗水浸透工装已成为常态。
高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